社区排行

北京“掌上四合院”精细治社区

发布日期:2024-01-19 责任编辑:创始人 阅读:0
导读

 原标题:“掌上四合院”精细治社区  方庄,本市最大的住宅区之一,从去年至今,这里的223栋住宅楼的2万多户居民,逐步入驻223个微信群。一个个小小微信群,让方庄地区对“街乡吹哨、部门报到”探索出创新

 原标题:“掌上四合院”精细治社区

  方庄,本市最大的住宅区之一,从去年至今,这里的223栋住宅楼的2万多户居民,逐步入驻223个微信群。一个个小小微信群,让方庄地区对“街乡吹哨、部门报到”探索出创新做法:微信群里汇民智,“一纸公约”解难题;楼道漏水居民报,社区物业忙赶到;突发事件不要急,干部协调化风险……北京房产律师哪个好

  “居民入驻了微信群,让高楼变成了‘掌上四合院’。”方庄地区办事处主任戴伟明说,通过“掌上四合院”,党支部建在了居民楼,党员带头服务本楼,居民共建共治,家门口的事儿一起干,群众线上“吹哨”反映诉求,街道线下“报到”解决问题,把精细服务送到居民身边。

  “四合院”里汇民智

  2018年以来,方庄地区党员干部脚步勤,跟居民拉家常、交朋友,问需求,添加居民为微信好友,邀请他们进入每栋楼的微信群。大家在群里注明了房间号、近七成住户实名入群,鳞次栉比的223栋住宅楼成了居民手机里的223个“掌上四合院”。“在方庄住了三十年,之前整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、楼上楼下,这回进了群,终于‘对上号’了!”一位居民感慨。

  一个楼门一个群,一个群里130人左右,大家犹如面对面围坐在一起,互相问候、互相帮助,有事儿一起商量。高空抛物长久困扰着紫芳园三区4号楼联排高楼,楼门微信群建起来,大伙儿你一言、我一语,一份《做新时代文明市民 拒绝高空抛物》的楼门公约出炉,“不在阳台和窗台外侧放置物品、以免掉落伤人”、“家中垃圾集中收集,并扔到楼下垃圾桶,不从楼上往下扔”等六条细则落在了纸面,高空抛物现象大大减少。

  无独有偶,改善老旧小区停车难、确保腾空后的群租房不再多住人、如何美化社区等大事小情都通过“掌上四合院”找到良策。同时,在建群初期,以楼栋为单位,将在职、退休和流动党员组织起来率先入群,成立功能型党组织,率先垂范服务本楼。这样一来,党支部建在了居民楼里,参与社区治理的居民从以前的少数人扩大到每个楼门、每家每户。专业房产律师哪个好

  “吹哨报到”再延伸

  共建共治只是“掌上四合院”的功能之一。通过223个微信群,方庄居民线上“吹哨”反映诉求,街道、社区线下“报到”解决问题,做到了民有所呼、必有所应。

  “13层楼道漏水了!”去年9月12日早上七点半,芳城园一区五号楼乙门楼门微信群中蹦出一条微信,图片中水顺着墙上的管子哗哗流着。图文就是“哨声”,社区工作人员立刻联系物业公司,并一同前往漏水位置查看。一个小时维修完毕后,恢复如初的照片发到了群里,报修居民和邻里们竖起了大拇指。

  看似简单的漏水处理,背后是通过“掌上四合院”对居民诉求的科学处理。原来,方庄街道干部、社区工作人员全部分片入群。“诉求就是哨声,我们对居民的诉求闻风而动、接诉即办,能够解释说明和协调解决的立即解决,不能马上解决的,一键上报至办事处平台,由办事处分析研判并作出处理。”戴伟明说。

  通过这样的“吹哨报到”方式,方庄地区共受理政策咨询1413件,解决民生诉求2418件。“以前,一些干部习惯当‘鸵鸟’,以为把自己埋起来就不会有问题,接到群众诉求能拖就拖、能混就混。现在,进了‘四合院’就大不一样了,群里的数字不会说谎、群里的问题都能追溯、干部的表现群里居民都在看着。”方庄地区工委副书记贾晓方说。

  主动发声化干戈

  223个微信群直通223栋楼、2万多户家庭,能够大规模、扁平化、零距离、全天候与居民沟通联系。一旦发生紧急事件,街道、社区会主动发声、引导舆论,助力化解干戈。

  “打12345,不停地投诉!”“承重墙怎么能拆,太过分了,大家一起反映!”去年6月的一天凌晨,紫芳园社区1号楼微信群中忽然炸开了锅,多位居民反映“底商拆除承重墙,存在安全隐患”的问题。

  看到信息,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协调物业公司,并向丰台区建委“吹哨”,后经区建委质监站核查,底商拆除的并非承重墙,而是一块楼板。在多方共同监督下,底商将其恢复原貌。同时,社区工作人员就处理情况实时播报,将恢复后的图片发到群中,让大家伙儿吃上“定心丸”。

  通过一次次服务居民、化解危机,干部和群众的关系也紧密起来了。“通过这种方式,街道干部和社区工作者不再是朝九晚五、机关坐班式工作状态,而是走出办公室、走到群众身边,与群众建立了扁平化的直接联系,跟着问题走、带着感情干,通过每一次的诉求处理、全程跟踪服务,赢得群里居民的衷心点赞,干部作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”市委组织部挂职干部王林说。

  “通过‘掌上四合院’,2018年方庄地区各类热线投诉与2017年同期相比下降两成多,居民安全感满意度在全区排名稳步上升,由一季度的第14名、二季度的第8名、三季度的第6名上升至全年综合排名第3。”戴伟明说,下一步,方庄将继续打造好、管理好、利用好“掌上四合院”,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。

  专家点评

  “掌上四合院”:

  一个基层治理的新尝试

 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 晋军

  以基层党建为引领,信息技术为依托,方庄初步建成一个“问民需、汇民智、解民忧、聚民心”的“掌上四合院”。这一基层治理创新,既是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一次尝试,也是响应北京市“吹哨报到”改革的一次实践。

  “掌上四合院”主要有三点创新:第一,构筑基层党建组织平台。以楼栋为单位,将在职、退休和流动党员组织起来,成立功能型党组织,支部建在居民楼里。辖区党员全部入群,夯实民意基础,发挥引领作用。第二,破解居民参与规模瓶颈。在北京这样的超大型城市,成熟社区的规模都在两三千户,居民互动有限,社区参与不足。“掌上四合院”以楼门为单位,平均规模130人,更易形成人人相识、邻里互助的“生活共同体”。第三,推动治理体系前端下沉。“掌上四合院”将城市治理体系进一步下沉,发展为“街道-社区-网格-家庭”,实现群众献上“吹哨”反映诉求、街道线下“报到”解决问题,充分响应了“吹哨报到”的改革精神。房产律师在线免费解答

  “掌上四合院”可在更大范围进一步完善和推广,方庄地区的实践提供了经验和思考。首先,以基层党建为核心,引领邻里良性互动。要充分发挥楼栋功能性党组织的作用,使之成为“掌上四合院”内部小环境的稳定器。其次,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,逐步形成长效工作机制。建议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,在街道设立管理办公室,社区落实专人专岗,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并给予适当激励,逐步实现“掌上四合院”与“吹哨报到”综治平台的无缝对接,增强“居民吹哨、街道社区报到”的工作实效,确保“掌上四合院”的长期活力。最后,以公益项目为抓手,推动居民参与热情。可以以楼门为单位,设立小额公益项目,鼓励居民通过“掌上四合院”共同决策,逐步形成一个党组织主导、居民共同参与、话题集中、讨论充分、决策透明、全程留痕的办事程序,从而进一步推动北京市社区共建、共治、共享的发展。


相关栏目

律师风采

提交房产问题

房产专家为您解答

咨询在线客服

周一至周日 9:00 - 21:00

律房网服务热线:13426037149

手机
+086 13426037149

周一至周日 9:00 - 21:00

律房网微信公众号

免费下载说房APP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