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案例

买家无履约能力,合同该继续履行还是解除?北京房地产律师解析

发布日期:2025-07-01 责任编辑:创始人 阅读:0
导读

房产律师-北京房产律师-房地产纠纷专业律师, 靳律师(13426037149) 团队专门代理借名买房、房产买卖、遗产继承、离婚分割房产、拆迁析产、共有房产确权分割、居住权案件,为您提供优质法律服务。

房产律师-北京房产律师-房地产纠纷专业律师, 靳律师(13426037149 团队专门代理借名买房、房产买卖、遗产继承、离婚分割房产、拆迁析产、共有房产确权分割、居住权案件,为您提供优质法律服务。 

 

 

签了购房合同,却因房价下跌想反悔?卖家要求继续履行,买家坚持解除,这场纠纷法院会如何判决?一起通过真实案例,看懂房产交易中的法律门道。

一、案情梳理

(一)原告的诉求与缘由

原告许宁向法院提出多项诉讼请求:

判令被告陈昊继续履行 2023 年 4 月 22 日签署的《北京市存量房屋买卖合同》及其《补充协议》;

判令陈昊支付购房款 507 万元;

判令陈昊以 517 万元为基数,按日万分之五标准,支付自 2023 年 12 月 13 日至付清购房款之日的违约金;

判令陈昊配偶林芳共同偿还上述款项;

判令陈昊、林芳承担本案诉讼费、保全费、保全保险费 5070 元。

诉讼中,经法院释明,若合同解除,许宁变更诉求为:

判令陈昊支付违约金 103.4 万元;

判令林芳共同偿还违约金;

诉讼费、保全费、保全保险费由陈昊、林芳承担。

许宁称,2023 年 4 月 22 日,他与陈昊签订合同,将一号房屋卖给陈昊,总价 517 万元。陈昊当日支付定金 10 万元,约定 2023 年 12 月 15 日前付 490 万元,过户前 3 个工作日付 17 万元。然而,2023 年 12 月 13 日,许宁收到陈昊律师函,对方以房价下跌为由单方提出解除合同。许宁认为,合同约定延迟付款与陈昊需卖房获取购房资格有关,房价下跌属正常商业风险,陈昊无权单方解约,应继续履行合同并承担违约责任 。

(二)被告的抗辩主张

陈昊、林芳辩称,不同意许宁全部诉求:

合同履行以出售自有房屋获取房款为前提,因非自身原因房屋未售出,继续履行会造成损失,显失公平,主张解除合同;

许宁主张的违约金过高,合同为格式条款,且自己无恶意违约,许宁未及时止损,应承担部分过错

(三)被告的反诉请求与理由

陈昊、林芳反诉:

解除与许宁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及补充协议;

判令许宁返还定金 10 万元;

诉讼费用由许宁承担。

理由是,因北京地区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,其自有二号房屋未能售出,无法支付一号房屋购房款,继续履行合同存在困难且显失公平。多次协商无果后,于 2023 年 12 月 13 日书面通知许宁解除协议 。

(四)法院查明的关键事实

合同签订与约定:

2023 年 4 月 22 日,许宁与陈昊签订房屋买卖合同,约定房屋价款、付款方式、交付时间、违约责任等,还签订《居间服务合同》《补充协议》及《换房声明》,明确陈昊需出售自有房屋获取购房资质 ;

双方约定许宁于 2023 年 11 月 22 日前办理解除抵押登记,陈昊于 2023 年 12 月 15 日前支付 490 万元首付款,12 月 20 日前办理过户 。

合同履行情况:

陈昊已支付定金 10 万元,房屋未网签,仍登记在许宁名下并由其占有使用 ;

2023 年 7 月,许宁完成房屋解押;10 月 29 日,陈昊获得购房资质 ;

2023 年 12 月 13 日,陈昊发律师函通知解除合同 。

双方沟通记录:微信聊天记录显示,许宁多次提醒付款,陈昊表示因市场低迷房屋难售,仍希望履行合同,但最终以显失公平为由解约

房屋市场价格:同地段类似房屋售价相比合同价有所下跌,某公司证实 2024 年 8 - 9 月,类似房屋成交价在 380 万 - 435 万元 。

二、案件分析

(一)争议焦点

合同是否应继续履行,还是予以解除?

违约金约定是否过高,如何认定?

林芳是否应承担共同还款责任?

(二)法律分析

合同履行与解除:购房属重大决策,陈昊应谨慎评估履约能力,其因资金不足无法履行合同构成违约。虽其无权解除合同,但因客观上无履约能力,合同实际已无法继续履行,应认定解除

违约金认定:许宁选择违约金条款,合同约定按成交总价 20% 支付违约金。陈昊主张过高,法院综合合同履行情况、过错程度、实际损失及预期利益等因素,依据公平和诚信原则,酌情调整违约金数额 。

夫妻共同债务:陈昊、林芳认可购房为夫妻共同行为,属夫妻共同债务,林芳应共同承担付款义务

三、裁判结果

法院判决:

陈昊、林芳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,共同给付许宁违约金 60 万元;

许宁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,返还陈昊定金 10 万元;

驳回许宁的其他诉讼请求

四、案件启示

(一)购房者注意事项

谨慎评估履约能力:购房前充分考量资金状况,避免因自有房产未售、资金链断裂等问题违约

看清合同条款:对付款时间、违约责任等关键条款仔细研读,明确自身权利义务,警惕格式合同中的潜在风险

理性对待市场波动:房价涨跌属正常商业风险,签约后应依约履行,随意毁约将承担法律责任

(二)卖房者维权要点

保留沟通证据:交易过程中,聊天记录、函件等证据要妥善保存,以便证明对方违约事实

合理主张赔偿:违约金数额要结合实际损失提出,过高可能不被法院支持,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

及时采取措施:发现对方可能违约,及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权,避免损失扩大

遇到房产交易纠纷不知如何解决?欢迎私信专业律师,获取一对一法律解决方案,守护你的合法权益!

(此案例发生地为北京,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和避免不必要纠纷,以下案例中当事人姓名及其他信息均为化名,若有雷同请联系我们予以撤销。)

 

相关栏目

律师风采

提交房产问题

房产专家为您解答

咨询在线客服

周一至周日 9:00 - 21:00

律房网服务热线:13426037149

手机
+086 13426037149

周一至周日 9:00 - 21:00

律房网微信公众号

免费下载说房APP

返回顶部